南水北调运行6年取得重要生态效益

2020-09-11 14:14   来源: 互联网

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8月30日对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进行回信,信中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始终坚持生态发展,运行6年来为沿线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生态用水,河湖、湿地等水面面积明显扩大,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和多样性明显增加,为解决华北地下水超采问题提供了重要水源。

南水北调使水生态环境得到修复改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和多样性恢复明显,极大地改善了沿线部分河流、湖泊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河湖水量明显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来,在南四湖栖息的鸟类达到200种,数量15万余只,绝迹多年的小银鱼、毛刀鱼等再次出现,其支流白马河发现了素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中华秋沙鸭、黑鹳等珍稀鸟类也相继出现在兴隆水域。

南水北调使河湖水量明显增加。南水北调对沿线河湖水量的增加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东、中线一期工程向沿线开展生态补水,东线一期工程通过干线工程引南水向南四湖、东平湖补水3.74亿多立方米,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补水总量25亿多立方米。河北石家庄的滹沱河曾一度断流,南水北调却让它再一次恢复了生机。“以前河里全是垃圾,近两年有了水,能看见小鱼小虾,野鸭子也来了,老人和小孩都喜欢到这里玩。”南水北调通过生态补水,力争对受水区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工程本身与周围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高度融合,有效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向好发展。

南水北调使地下水位明显回升。南水北调自通水以来,通过水资源置换、压采地下水等措施,使得沿线受水区地下水位明显回升。深层地下水位由降转升,极大地促进了地下水源的休养生息。北京、天津、江苏、河北等区域地下水位均显著回升。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居民重要的水源地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在密云水库工作了20年的王荣臣对“南水”进京后水库的新变化表示道:“2014年以前,密云水库处于低水位运行,水面可以看到十几个岛屿。而现在,水库只能看到两三个岛屿,其余都淹没在水面以下了。”

“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深入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恢复受损生态。”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其署名文章《坚持节水优先 建设幸福河湖》中写道。而随着后续工程的不断推进,未来,南水北调的生态环境效益将进一步扩大与凸显。


责任编辑:慧琳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健康生活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