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导向疗法,不开颅巧拆“颅内不定时炸弹”

2021-10-19 10:40   来源: 健康生活报
  •  继2021年5月15日,美敦力与北京脑血管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脑血管病专科联盟签订合作备忘录后,由中国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办公室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下简称“南方医院”)共同主办、美敦力参与支持的脑卒中防治适宜技术(动脉瘤治疗)培训班于10月15日在广州市召开。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脑卒中终生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脑卒中人数达1,318万,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240万且呈年轻化趋势,每5个人中约有2个人罹患脑卒中,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



  •   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漆松涛教授表示,中国的脑卒中形势相当严峻,防治任务不可松懈,需要持续提升诊疗水平,而脑卒中领域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关键。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能提高相关人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先进医疗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救治水平,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   作为本次培训班的参与方,美敦力公司也致力于提升中国脑卒中防治水平,在引进先进医疗技术、推动本土医疗创新的同时,还与多方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和培训项目,将全面、尖端的脑卒中临床治疗理念和操作技术带给更多基层临床医生,积极推进脑卒中健康全流程管理,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   快速识别动脉瘤发病症状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



  •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更新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可引发出血性卒中(脑溢血)。



  •   虽然并非真正的“肿瘤”,但颅内动脉瘤被称为大脑里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而且,颅内动脉瘤在任何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出现,其中以40~60岁的中年人居多。



  •   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亚专业科主任冯文峰教授表示:颅内动脉瘤如果体积较小,且没有破裂,通常不会有明显症状;如果体积较大,可能会压迫周围血管、神经、造成脑缺血症状和神经压迫症状,比如剧烈头疼、头晕、视线模糊或半侧脸麻木等。”一旦出现上述突发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附近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   普及脑卒中防治适宜技术,挽救万千颅内动脉瘤患者生命



  •   2019年11月,刘女士突发头痛、呕吐,经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出血性脑卒中,随即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症状虽得到了明显缓解,但却出现了血管痉挛伴有肢体偏瘫。同年12月复查发现,刘女士的颅内动脉瘤不但复发了,还明显增大,随时可能再次破裂,需要立即二次手术。



  •   然而,再次治疗的难度大增,让当地医院无从下手。经多方打听,该患者转诊至南方医院。冯文峰教授表示:“该患者颈内动脉前壁上的复发血泡样动脉瘤,瘤璧非常菲薄,手术风险高;而且首次治疗时植入的支架增加了二次手术的难度,但我有信心可以治愈她!”术中,冯文峰教授团队仍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用弹簧圈辅助Pipelin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动脉瘤。术后,该患者的动脉瘤未再显影,术后重建可见Pipeline™打开良好。“




  •   据悉,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念从瘤囊内填塞转向血管壁的重建,开启了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时代。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能最大程度降低颅内动脉瘤再通和破裂风险,精准拆除“颅内的不定时炸弹”,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延长寿命。



  •   据悉,美敦力早前与北京脑血管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脑血管病专科联盟达成共识,三方将针对脑卒中健康全流程管理,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以及信息化培训等方面进行长期合作,预计在未来3年内共同开展80场脑卒中动脉取栓和动脉瘤治疗技术培训活动,培训专业医疗人员5,000人次,让包括血流导向疗法在内的、全球领先的脑卒中治疗方案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责任编辑:李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健康生活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